
学习百年党史(一) | 永恒的明灯——《共产党宣言》
- 分类:百年党史
- 作者:新闻中心
- 来源:原创
- 发布时间:2021-03-18 16:55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,从今起推出专栏奋斗百年路,起航新征程,追寻红色记忆,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《共产党宣言》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,值得我们反复学习、深入研究,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。黄冈市红安县黄麻纪念园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里,就收藏了一本《共产党宣言》。 这是珍藏于红安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一本珍贵文物《共产党宣言》。这是董必武的学生——张行静所读过的,眼前的这本《共产党宣言》是由陈望道翻译的最早的中文版,依稀可见书内盖有红色章形迹印的方形司名章。张行静1900年出生于红安县城一个农民家庭,他自幼随祖父读书。1923年考入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,这里是湖北地区传播马列主义和培养革命骨干的基地。在学习期间,张行静获得这本《共产党宣言》,如获至宝、爱不释手。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废寝忘食,还写下了万余字的学习笔记,书中满是涂改勾画的痕迹,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进步青年在灯下如饥似渴追求真理的身影。结业后,张行静将这本《共产党宣言》带回家乡黄安县,也就是现在的红安县,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。《共产党宣言》成为了黄麻起义的力量源泉、思想、武器和精神食粮。黄麻起义胜利后,敌人疯狂反扑、悬赏、通缉黄安县九十二名共产党员,张行静是其中之一。1929年春,因叛徒告密,张行静不幸被捕,关押在黄安县城监狱。在狱中,敌人软硬兼施,威逼利诱,企图让他交出共产党宣言并放弃信仰,但均告失败。1929年5月18号,张行静在黄安县城东门处英勇就义,年仅29岁。 这是张行继生前所写下的一首诗,人生一世万千差,继承光荣革命家,生不投降当叛逆,愿随先烈葬黄花,表达了他对革命的铮铮誓言。 斯人已去,这本由张行静用生命捍卫的《共产党宣言》经过几代革命者薪火相传,直到1958年被捐赠给红安革命烈士纪念馆。辗转经历了30余年,后来被国家评为一级文物,先后三易其手,最后完整地保存到了解放以后。这本宣言它见证了一位共产党员大义凛然、视死如归的这个革命精神。 新闻中心 文
学习百年党史(一) | 永恒的明灯——《共产党宣言》
【概要描述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,从今起推出专栏奋斗百年路,起航新征程,追寻红色记忆,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《共产党宣言》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,值得我们反复学习、深入研究,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。黄冈市红安县黄麻纪念园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里,就收藏了一本《共产党宣言》。
这是珍藏于红安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一本珍贵文物《共产党宣言》。这是董必武的学生——张行静所读过的,眼前的这本《共产党宣言》是由陈望道翻译的最早的中文版,依稀可见书内盖有红色章形迹印的方形司名章。张行静1900年出生于红安县城一个农民家庭,他自幼随祖父读书。1923年考入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,这里是湖北地区传播马列主义和培养革命骨干的基地。在学习期间,张行静获得这本《共产党宣言》,如获至宝、爱不释手。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废寝忘食,还写下了万余字的学习笔记,书中满是涂改勾画的痕迹,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进步青年在灯下如饥似渴追求真理的身影。结业后,张行静将这本《共产党宣言》带回家乡黄安县,也就是现在的红安县,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。《共产党宣言》成为了黄麻起义的力量源泉、思想、武器和精神食粮。黄麻起义胜利后,敌人疯狂反扑、悬赏、通缉黄安县九十二名共产党员,张行静是其中之一。1929年春,因叛徒告密,张行静不幸被捕,关押在黄安县城监狱。在狱中,敌人软硬兼施,威逼利诱,企图让他交出共产党宣言并放弃信仰,但均告失败。1929年5月18号,张行静在黄安县城东门处英勇就义,年仅29岁。
这是张行继生前所写下的一首诗,人生一世万千差,继承光荣革命家,生不投降当叛逆,愿随先烈葬黄花,表达了他对革命的铮铮誓言。
斯人已去,这本由张行静用生命捍卫的《共产党宣言》经过几代革命者薪火相传,直到1958年被捐赠给红安革命烈士纪念馆。辗转经历了30余年,后来被国家评为一级文物,先后三易其手,最后完整地保存到了解放以后。这本宣言它见证了一位共产党员大义凛然、视死如归的这个革命精神。
新闻中心 文
- 分类:百年党史
- 作者:新闻中心
- 来源:原创
- 发布时间:2021-03-18 16:55
- 访问量:
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,从今起推出专栏奋斗百年路,起航新征程,追寻红色记忆,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《共产党宣言》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,值得我们反复学习、深入研究,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。黄冈市红安县黄麻纪念园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里,就收藏了一本《共产党宣言》。
这是珍藏于红安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一本珍贵文物《共产党宣言》。这是董必武的学生——张行静所读过的,眼前的这本《共产党宣言》是由陈望道翻译的最早的中文版,依稀可见书内盖有红色章形迹印的方形司名章。张行静1900年出生于红安县城一个农民家庭,他自幼随祖父读书。1923年考入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,这里是湖北地区传播马列主义和培养革命骨干的基地。在学习期间,张行静获得这本《共产党宣言》,如获至宝、爱不释手。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废寝忘食,还写下了万余字的学习笔记,书中满是涂改勾画的痕迹,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进步青年在灯下如饥似渴追求真理的身影。结业后,张行静将这本《共产党宣言》带回家乡黄安县,也就是现在的红安县,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。《共产党宣言》成为了黄麻起义的力量源泉、思想、武器和精神食粮。黄麻起义胜利后,敌人疯狂反扑、悬赏、通缉黄安县九十二名共产党员,张行静是其中之一。1929年春,因叛徒告密,张行静不幸被捕,关押在黄安县城监狱。在狱中,敌人软硬兼施,威逼利诱,企图让他交出共产党宣言并放弃信仰,但均告失败。1929年5月18号,张行静在黄安县城东门处英勇就义,年仅29岁。
这是张行继生前所写下的一首诗,人生一世万千差,继承光荣革命家,生不投降当叛逆,愿随先烈葬黄花,表达了他对革命的铮铮誓言。
斯人已去,这本由张行静用生命捍卫的《共产党宣言》经过几代革命者薪火相传,直到1958年被捐赠给红安革命烈士纪念馆。辗转经历了30余年,后来被国家评为一级文物,先后三易其手,最后完整地保存到了解放以后。这本宣言它见证了一位共产党员大义凛然、视死如归的这个革命精神。
新闻中心 文
COPY RIGHT © 2020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 YHIEDU.CN ALL RIGHT RESERVED. 苏ICP备14020429号-1
COPY RIGHT © 2020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 YHIEDU.CN ALL RIGHT RESERVED. 苏ICP备14020429号-1